素质低怪读书少?由成源事件看青训梯队“养狼”说-今日要闻
又是鲁能!又是中国男子足球运动员!这不巧了吗?说起来现在中国的男子足球项目青训梯队里,鲁能算是能够与当年的恒大并驾齐驱的行业标杆。但就是这样的“标杆”,竟然接二连三爆出所培养的球员出现各种令球迷和媒体都咋舌的丑闻,有脸皮厚者竟然在抵赖的同时不忘来一句“我少读书”,敢情打老婆还成了演陈真?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成源属于屡教不改的典型
成绩惨不忍睹、球市萎靡不振、球员是非不断、足协众矢之的、公众骂声一片。即便前面赢个缅甸都跟打鸡血似的,球迷这次也没有跟风,还有人发出了“工体见阿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的感叹。笔者这些年也没有少了听很多家长劝孩子“莫去踢球,看看那些踢球的,没文化,一身纹龙画虎跟个二流子一样,你也想那样?”以至于在他们心目中,所谓的职业青训队,等同于藏污纳垢之所,孩子在学校踢踢校园足球也就得了。
▲鲁能青训成了“育人不树德”的典型
内核问题仍是“不职业”“不守规矩”
记得笔者08年就职于某官方媒体的时候,看到了资深足球专家、体坛传媒集团副总裁颜强的一篇专访。其中颜强就提到了关于中国足球的出路到底在哪里,当年的中超还没有开启“金元盛世”,但颜强就已经说到“内核不是职业化、市场化对与错的问题,而是‘人’的问题”。那时候的中国球员比现在应该规矩多了吧,但颜老师仍然对其进行了辛辣的批评,认为“职业足球带给球员的经济利益过快过大” “职业化的球员怎么可能半夜酗酒,凌晨泡吧呢?”。
▲纹龙画虎的球员是“坏榜样”?
后来在不少媒体人眼里。中国男子足球职业球员就成了“流氓团伙”的代名词,每年一系列球场内外的丑闻、花边新闻都可以养活他们到退休。更多人和颜强老师一样,都认同应该正视我们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所存在的问题,中国青少年足球已经成为“盲区”,不仅是“球盲”,更是“文盲”“法盲”。以成源为例,赌博、嫖娼、家暴、打架、给球员空放要利息等,哪一条拿出来都是可以进号子的。
▲这次又是“贤内助”立功
以成源老婆杨旭提供的资料看,成源已经可以妄称自己是济南最大二分之一的庄家,还能威胁联系人称:“我希望你,别拿你的认知挑战我”。在中国足球扫黑反腐工作如此猛烈的当下,还敢顶风作案参与赌球。而一旦这些人被获遭擒,经常用于卖惨的言语就是“我少读书”。
▲上梁不正下梁歪嘛
青少年仍不知“为什么踢球”
前国足主教练李霄鹏曾表示,“中国男足像个儿子,可能不太争气,有时还会添点麻烦”。但笔者真的想说:你们只知道自家儿子是这幅德行,就任由他胡作非为?少管所了解下?现在你成源作为成年人,无论是足球运动员,还是其他领域公众人物,其身份从来不是打人乃至涉及犯罪后后为自己开脱甚至洗白的借口。早在一月,成源就被行拘了10天,罚款仅仅500,对于这种“惯犯”完全不痛不痒。可不就是中国足球界“捧杀”“娇惯”的缩影吗?
▲日本球员因违规聚餐就被球队开除
举个反向例子,2021年日本浦和红钻队前国脚柏木阳介违反防疫规定,私自外出与家人以外的熟人就餐,且屡教不改,最终被球队开除并上报日本足协。其后因为柏木阳介被“点名批评”,加上其薪水、不好管教等因素,J1、J2联赛没有球队想要签下他,最终他签约了J3球队岐阜。一个并非大奸大恶的职业球员因为违反防疫规定聚餐就被处以如此重罚,再看看咱们身边的这些个所谓的职业球员呢?从青训梯队开始就五毒俱全,长大后犯事还有俱乐部保着,都已经涉及严重违法了,还在想怎么“洗地”,给全国的家长又一次起了“逆安利”的作用。
▲以后的中国足球就是少爷羔子的游戏?
“青少年足球是根本,不少孩子不愿意踢球,并不在于足球有什么过错,而是我们没有正确告诉孩子们足球是什么,为什么踢球?”这是颜强老师15年前就提出来的,可惜至今没有哪个青训真的把这个话当作教育小球员的基本。如今只有部分有经济实力的家长让孩子去梯队踢球,多数目的也是为成名赚大钱,体育部门则是为尽快出成绩,故此竟然还有“发展个性化球员”的“养狼说”!而我们都晓得,打女人的男人不是男人,强敌在前不敢亮剑,却只敢欺负弱小的一帮人更算不得男人。猪养肥了还能为人民生活作出贡献,养肥这些人有什么实际意义?
标签: